月末将损益类科目中各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贷方,将损益类科目中各科目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一般是贷方余额,将其转入“本年利润”贷方。
而“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等一般是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借方。损益类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如果转入的贷方大于借方,本年利润为贷方余额,即表示企业盈利;如果转入的贷方小于借方,本年利润为借方余额,即表示企业亏损。
以后个月继续结转,并累计计算本年利润科目余额,直至年末计算出全年的盈亏。
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另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而不是当年的损益。
因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该科目余额,在期末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应当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结转后,该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收入超过支出,就是营业部的纯益;反之,则是纯损。营业部的损益集中反映其业务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是其最终的财务成果,是衡量其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
损益类科目包括收入类和费用类。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收入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费用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