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人员只要满足申报条件就可以申报职称。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分为三个岗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对应的是干部身份,工勤岗位对应的工人身份。工勤岗位按照职能职责,分为技术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技术岗位实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专业技术等级属于平行管理的两种管理体系。
工勤岗位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个等次,而专业技术职称等级从高到低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有的为四级,或者分为高级(含副高)、中级、初级(含员级)。
工勤岗位中的技术岗位按工作职责,承担的大多是后勤辅助、水电维护维修、计算机、司乘等工作,实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享受相应的级别工资。
技术等级按机构、编制规模,划分高、中、初级构成比例,有严格的名额限制,如果没有相应的高级工及以技师、高级技师职位,即使通过了相关的资格考试,也不能聘用,不能享受相关的待遇级别工资。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记过以上处分期不得考职称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工勤技能人员技术等级考试。昨天,市人力社保局转发了人保部、监察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该规定已于今年9月执行。
一、降级处分将持续24个月
该规定提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四级。受处分的期间分别为:
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该规定分别从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失职渎职、廉洁从业纪律、财经纪律、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等6方面,列举了需要处分的行为。
三、已退休者受处分可取消待遇
工作人员涉嫌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责的,可由单位或者有关部门暂停其职责。在立案调查期间,不得解除聘用合同、不得出国(境)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该规定还明确,对机关工勤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该规定执行,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部门可结合自身工作制定具体办法。
参考资料:人民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记过以上处分期不得考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