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资本(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用途主要是转增资本,即增加实收资本(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股本)。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称之为股本溢价。
接受现金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扩展资料
从会计法规角度来看,资本公积作为所有者权益,公司全体股东可按其出资比例依法主张。
资本公积作为公司收到投资者超出其在公司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企业会计制度》第82条)。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与出资有关但不计入股本的现金或实物流入,主要指股本(或资本)溢价;
二是某些意味着所有者权益增加但又未能实现无法确认的项目,比如“资产评估增值准备”、“接受捐赠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等准备类项目;
三是基于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增长,主要是母公司按照权益法核算的由于子公司准备类项目增加的资本公积而按比例计算应享有的增值部分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