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判断?我认为,职业判断是一个职业的特殊能力。职业判断不是会计职业所特有的,其他职业也存在职业判断。比如,医生在给病人开药方的时候,需要根据病情对症下药,用哪些药、各自剂量是多少,这就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要根据设计对象的功能、用途、受众的期望以及客户的喜好等因素来确定设计思路,这当中也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一个职业所要求的判断,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从事这一职业,而是需要具备特殊的知识、经验和专业技能,这在无形之中,就将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区分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将一种职业区别于一门手艺或其他工作时,职业判断是关键因素。 职业判断是会计职业的精髓,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会计师的职业活动是由一系列职业判断构成的。会计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他们扮演的角色是普通人士所不能替代的,专业要求高,价值贡献大。会计师的工作对象,是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现象;会计师的工作成果,是系统、严谨、科学的财务报告、财务信息和审计报告;会计师的工作过程,需要进行判断、推理、分析、联想,需要哲学,需要逻辑。正是会计师的工作对象、工作成果和工作过程决定了,会计是一个专业。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会计,这个世界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证券市场、诚信社会、民主政治、政府透明和问责、反腐败、反贿赂、反舞弊,都无从谈起。而完成所有这些工作、履行所有这些职责,离开职业判断,都是不行的。 会计师从事的每项业务都需要面对职业判断,每个环节都存在职业判断。比如,会计师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判断企业与其他企业是否构成关联方、判断合并报表的范围等等,这些都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审计意见类型,这也需要运用职业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判断构成了整个会计职业活动,它既是会计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会计师职业价值的重要体现。 ——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核心。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关于会计师职业的能力建设,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会计师需要具备哪些胜任能力呢?国际职业会计师教育准则(IES)对此进行了解析,指出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包括多个方面,比如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行为技能、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职业道德和态度等。 所有这些能力,如果综合起来,运用到会计师的执业实践,必然体现为会计师对具体问题作出高质量职业判断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判断能力既是一种综合能力,更是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核心。不具备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师,不可能是一名合格的会计师。 ——职业判断是职业标准的内在要求。职业标准是一整套规范会计师执业活动的技术标准和行为标准,有了职业标准,为什么还要强调职业判断?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正确理解职业标准与职业判断之间的关系:职业标准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判断,是职业界作为一个集体作出的职业判断。实际上,无论是会计标准,还是审计标准,本质上都是会计师职业作为一个集体所进行的判断。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什么时候确认为资产,什么时候确认为负债,都是会计师集体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师的职业标准本身就是判断的成果。职业标准的规定,代表职业界对相关问题所达成的共识,具有集体判断的性质,并以此来指导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离不开职业判断。有了职业标准,为什么还要会计师自己判断呢?按照标准来做不就可以了吗?这是因为判断是有层次的。比如,当我们说某件事情很重要的时候,是80%重要,还是90%重要,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判断。尽管职业标准在本质上是职业界作出的集体判断,但它不是终极的判断,它作出的判断落实到会计师具体的判断行为时,还需要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因此,职业标准不能代替会计师个人的判断。 进一步讲,职业标准也不可能穷尽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判断事项。会计审计业务在更新、在变化,会计审计标准作为一种标准,转化为集体的行动,是有时差的。在没有新的标准应对新业务的时候,会计师必须自己作出判断。因此,无论是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还是职业道德守则,都有明确条款要求会计师进行职业判断,或者表明其工作具有职业判断的性质。比如,国际财务报告框架强调,财务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会计估计、职业判断和模型为基础编制的,而不是精确的描述;国际审计准则明确要求审计师在计划、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我们对国际审计准则文本进行检索,就会发现,“职业判断”或“判断”一词出现的次数多达100余次。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把职业标准的精神和原则贯彻到位,同样离不开职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