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潜规则”的学问大了去了。一年内,从年初到年末,从未停止过“规则”内的运作。内部财务报销的学问这个是普遍规律,在祖国大地上,凡财务工作者,人人深谙此技巧,懂“规矩”。我一很熟的男朋友,是单位的财务大拿。小媳妇大姑娘都很粘他。“潜规则”这些人熟烂于心。破坏了“规则”,对谁都不好。哈哈,哈哈......嘿嘿,生活工作,潜规则少不了。没有了潜规则,那可是不得了,事情可就乱了套了,而且,一乱不可收拾。稳定大于一切,“潜规则”不可少。私企财务潜规则私企的部分划分普遍不正规,工作权责也不清晰。譬如,有些私企根本没有人事部(办公室),工资还要财务计、财务发,社保要财务搞。所以遇上这些管理不规范的公司,有时是一件头痛的事,有时也可以让你学到好多东西。私企两套帐外账和内帐。外账记录有发票的任何东西,内帐记录真实业务。外账是假的,内帐是真的。采用两套帐的公司,往往有偷税账户,往往有不见得光的收入和支出。这个也不是什么大秘密。所以,在这样的公司做,外账压力非常大的。有可能出现采购不要票,收入不开票、库存乱七八糟、买假票等等情况。有可能有独立的外账、内帐会计,也有可能一个人管两盘帐。老板的心思往往不在财务这边,除非稽查局下来查,所以外账上是基本得不到老板的支持的,但也有例外。老板是胆大的,胆大到不怕死我觉得一个人打工和一个人做老板(创业),最大的区别就是风险的承担。打工失业,最多是离职;做老板的失败了,那就是投资款打水漂,该还的要还。能做出些模样的,肯定有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敢做。在私企下做,你会发现,违法违规的事情统统会沾上边。但事先说明,太多数老板都是懂小些法律,大点的私企还专门聘有法律顾问。不是他们不懂法,而是他们认为违法的成本太低。所以,在私企的会计人员,见到某些东西不要见怪说怪。明哲保身能让你呆在企业多点时间。先讲讲税务上的吧,税法,我认识的老板,除了一个是咨询顾问公司的老板外,其他的税务方面的知识基本等于0。老板法律虽差,但计算方面还是对于他们来说,要 3%的票,还不如去市面上买些1-2%的票回来。买到真票还好说,最怕买到假票。所以,多去税局验验票,是个好习惯。票是真的,拿回来还要做帐。卖出去的 是传真机,购入的是打印机,那是经常有的事情。库存乱七八糟那也是经常的事。有入库无出库,有出库无入库,出库飞单等等什么情况都有。老实说,3年一小查,5年一大查,你在岗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最好就祈求稽查不要来那么快,最后就是走之后稽查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