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实性原则单位预算会计报表必须真实可靠,数字准确,如实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编报时要以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数字为依据,不能以估计数、计划数填报,更不能弄虚作假、篡改和伪造会计数据,也不能由上级单位估计数代编。2.及时性原则如果一个单位的会计报表不及时报送,势必影响主管单位、财政部门乃至全国的逐级汇总t影响全局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为此,应当科学、合理地组织好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加强会计部门内部及会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以便尽快地编制出会计报表。3.完整性原则单位预算会计报表必须内容完整,按照统一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内容编报齐全,不能漏报。规定的格式栏次不论是表内项目还是补充资料,应填的项目、内容要填列齐全,不能任意取舍,要成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以保证会计报表在本部门、本地区以及全国的逐级汇总分析需要。【拓展资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时间可划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即决算);按编报单位可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和单位会计报表;附表一般作为报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细内容或未列入报表中的重要经济业务活动或基础材料;说明书是对报表中某些事项的补充及情况说明。行政单位财务内容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时间可划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即决算)。2.按编报单位可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和单位会计报表。3.按内容划分,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静态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表、收入支出表(动态表,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余状况)、附表及说明书等。附表一般作为报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细内容或未列入报表中的重要经济业务活动或基础材料。4.说明书是对报表中某些事项的补充及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