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当分别“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进行明细核算。1.“成本”明细科目的会计处理(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2008年1月2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为2 000万元,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账面价值的总额均为7 000万元。则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和初始投资成本为()。 A.2 000、2 000 B.2 100、2 000 【解析】 借:长期股权投资7 000×30%=2 100贷:银行存款2 000营业外收入1002.“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会计核算(1)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注意问题:①确认投资收益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即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重要性项目。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9 000万元取得B公司4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2007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 00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时仅有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除此以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B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A公司预计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A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无内部交易。2007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 000万元。(1)2007年1月1日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 000贷:银行存款 9 0009 000>20 000×40%=8 000(2)2007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 000万元。假定双方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调整后的净利润=1 000-(4 000÷8-2 000÷10)=70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700×40%=280贷:投资收益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