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孙元良 桂永清 罗 奇 左 权 关麟征 黄锦辉 杜聿明 陈明仁 张 镇 刘 戡 黄梅兴 宋希濂 胡宗南 王叔铭 黄 杰 黄 维 甘丽初 贺衷寒 郑作民 袁守谦 袁 朴 张 颖 蔡炳炎 侯镜如 郑洞国 徐向前 钟 彬 黄 鹤 李延年 李玉堂 孙常钧 李禹祥 酆 悌 陈 赓 张坤生 周振强 霍揆彰 李之龙 蔡光举 曹 渊 贺衷寒 陈大庆 周士第 阎揆要 许继慎 邓文仪 蒋先云 王治岐 刘畴西 余程万 冷 欣 黄 雍 李默庵 范汉杰 刘咏尧 丁炳权 丁德隆 王 雄 邓经儒 方日英 王廷柱 白海凤 冯圣法 王 毅 甘清池 丘士发 石祖德 王敬久 陈德法 尤 崧 黄 鳌 宣铁吾 周振强 李仙洲 张子清 蓝运东 彭干臣 宣侠父 杨溥泉 徐会之 梁汉明等人。黄埔军校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广义上讲黄埔军校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