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律师团队:致力于为北京地区的职工、企业提供劳动仲裁代理服务、咨询服务。业界口碑颇佳,多年经验,值得信赖。如有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关注公众号“劳动纠纷讲堂“后。本律师团队采用后付费模式,即收到相应案件款项后支付律师费用。引言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建筑企业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出借用工资质或将工程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实际施工人,再由实际施工人招用劳动者进行施工。此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应当如何认定赔偿主体的问题就成为了争议焦点。案例陈述某爆破公司向吕某某等出借委托书、介绍信、建筑证书资质等材料后,吕某某以爆破公司的名义与看守所签订了《承包合同》。承包了看守所武警岗楼拆除工程,爆破公司在《承包合同》上加盖了公章。此后吕某某组织工人施工。工人郑某某从脚手架上坠落受伤,住院237天累计花费26万6855元。其中吕某某支付急诊费2500元。现工人郑某某尚拖欠医院医疗费67元。因无力支付治疗费,治疗尚未终结。郑某某起诉爆破公司违法出借资质,请求按照工伤标准承担赔偿责任。判决主文一审法院判决:被告爆破公司赔偿原告郑某某现已产生的医疗费用39元,住院伙食补助费3318元,住宿费1040元,交通费1000元,合计39元。扣除已支付2500元,余款39元,限判决生效10日内履行。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裁判要旨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建筑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出借资质或者将工程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等实际施工人,该实际施工人又招用劳动者进行具体施工,劳动者与该具备合法用工主体资格的建筑企业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但劳动者因公受伤的,该建筑企业应当承当用人单位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