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为三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
管理岗位走的是职务道路,专业技术岗位走的是职称道路,工勤岗位走的是职业技艺道路。高级工属于工勤岗位,属于技术工人三级等级。
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主要包括六大局部,根本工资、津补助贴、绩效工资、变革性补贴、其他奖励以及五险两金等保证制度。
根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2016年公司制度调整的时分,技术工三级的岗位工资是1550元,另外薪级工资依照详细的定级规范肯定。
津补助贴主要是针对从事特殊工作或特殊地域的工作给予的额外补贴,比方乡镇津贴贴等等。绩效工资是依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开展状况,由当地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的规范。
变革性补贴主要指的是一些单位福利货币化之后保存的补贴,比方交通补贴、冬季取暖补贴或者住房补贴之类。其他奖励主要依据当地的实践状况来定了,比方说肉体文化奖等等。
直观比拟应该是这个概念:初级工和中级工比科员低,相当于办事员程度,高级工与科员相当,技师相当于副科程度,高级技师相当于正科接近副处程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管是何种岗位,普通都有根本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奖励等几局部构成,其中根本工资有统一的规范,相对固定,津补贴和绩效工资及奖励与中央财政挂钩,上下取决于中央财力,地域差异比拟大。
像工勤技术三级,在小公这种西部三线城市,每月扣除五险两金后,到手普通在2500-3000之间,算上绩效再分配的收入、一些工会福利以及年终考核绩效奖,年收入也就是5万多(不算公积金)。而本省的省会城市,同样是工勤技术三级,一年能够拿到差不多7万。
同属中西部地域,隔壁省的待遇又要高一级,工勤技术三级每月实践到手有4000多,加上年终等各项收入一年差不多8万。至于兴旺地域比方江浙沪,小公不分明他们工勤人员的工资几,但是他们科员的年收入能够到十多万,工勤技术三级相当于科员工资程度,这意味着技术三级在江浙沪地域应该也有十多万的年入,相当于中西部地域的一倍,可见差距。
受工人身份限制,工勤岗位工资普遍偏低是事实,不过随着技艺等级的提升以及工龄的增长,技术工人越往后工资越高也是事实。不过,相对管理岗和专技岗,仍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工勤岗要想进步待遇,最好的方法还是转岗,经过竞聘等方式转到管理岗或专技岗任职,享用相应的待遇。
其实机关事业单位的主要优势,还有五险两金的社会保证制度等等。总体来看,除了根本工资全国有统一规范以外,其他的待遇都是因地而异的,经济越兴旺的地域工资规范越高。有的地域拿到1万以上也是很正常的,而有的地域只要三五千。
关于工人级别跟专业技术人员的级别对等问题,普通技师相当于中级职称,高级技师相当于副高级职称了。在发放各种奖励的时分,普通参考这样的规范。
所以,状况还是十分复杂的,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机关事业单位的工勤编制能够依据需求在有其他岗位缺额的时分,转为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或者管理岗位编制,还是比较灵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