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制造致敬!热烈庆祝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
港珠澳大桥从筹建到通车历时14年,是目前为止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壳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世界最长,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这一“国之重器”是如何炼成的了?
首先,她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据公开资料报道,整个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建设耗资高达1000多亿人民币。
其次,中国人的拼搏精神再一次让世界竖起拇指,正因为中国这些可爱的人;
包括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先生,他作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在建造港珠澳大桥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 “第一”,实现了中国从一个沉管隧道建设技术的相对弱国发成为国际沉管隧道技术的领军国家之一,成功实现了中国建设在全球完成从“跟跑”到“领跑”。
林鸣说:“自己一辈子都在修桥,造好桥,做好事就是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一个近60岁,两鬓斑白的老人告诉我们:“人生,只有一种标准,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断奔跑。
包括参与港珠澳建设的总设计师孟凡超也是干了一辈子的桥梁,新京报采访他时,问他:“平时有没有别的爱好。”孟回答说:“他的生活中只有桥了”。
同时,这些可爱的人中还有几千名奋战在港珠澳大桥一线的工人等等,他们远离亲人,背朝天,面朝海水就这样干了7年;还有数不清的设计师;数不清的改了又改的图纸;数不清的夜以继日;在那里大家都怀揣着一个梦,一个世界第一的梦。
港珠澳大桥,这一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拉玛”能炼成,成功的体现的是中国力量,是中国的“工匠精神”。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了我们强大的祖国,我们永不服输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