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的石田淳在《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一书强调好的结果是好的行动不断重复带来的,我们关注的不是性格和态度,而是行动。今天我们了解下行动如何帮助我们更好的陪伴孩子。
1.为什么行动是关键?
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他们能彻底戒除坏习惯,培养好习惯,而且,他们从不用意志来控制这些习惯。
当我们想要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应该把焦点放在行动上。只有行动起来,才会发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与坏的地方,以及应该改善的地方。至于改善的地方是否对孩子有效,是要通过我们的行动来判断的。
从哪怕极小的行动做起,如果我们一天能够给孩子读5分钟的绘本,不要以为"读5分钟绘本根本不可能有效的陪伴孩子",坚持完成小的行动,不断的积累,最后一定能够带来好的结果。
2.为什么行动会有阻碍?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认知很容易出现偏差,而且我们越依赖想法,越会出现认知偏差。
石田淳认为我们每人都会有一种特有的思考方式,就是我们都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被称为「自动化思考」。「自动化思考」就像开车时的自动驾驶,据说每人每天会产生700多次的「自动化思考」,可怕的是这700多次的「自动化思考」大部分都是负面思考,如果我们稍微不注意,这些负面信息就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现状,那就无法从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而且说想要改变,却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怎样才是有效的陪伴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孩子的英语水平才能上一个台阶。
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1)育儿路上,从三开始
你可以每天优先做陪伴孩子最重要的三件事
每天在你和孩子的相处中,有太多的小事分散你的注意力,但是你要挑选三件你觉得最重要的, 什么是重要?就是你必须去做,别人替代不了你,做了得到的回报非常大。
比如孩子昨天在小区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打了其他小朋友,并且不愿意认错,那么今天的三件事中有一件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找到相应的绘本来引导孩子,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行为和后果。
每天集中精力关注最重要的三件事,会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越来越顺利。
想培养孩子新的习惯,从三开始
想让孩子有运动习惯,一周带他运动3次;想让孩子学习英语,用游戏的方式一天接触三个英语单词等等
采取从三开始的关键在于,从所完成的一件一件小事中,我们确实感受到"我做到了"的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越来越自信。
(2)当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应该只将意识集中在眼前的事实上。
用正念法来进行自我管理,就是让自己彻底面对眼前的事实。或许会有些爸爸妈妈觉得非常难,但实际上这是非常简单的,因为我们只要不考虑事实以外的就好。
如果我们很容易冲动,想要对孩子发脾气,应该先忍难30秒。当我们想要怒吼着爆发之前,只要忍耐短短30秒,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完全不同。如果我们连30秒都无法忍耐,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习惯这种行为方式。
控制是有方法的,也是从小小的改变入手,一点也不难。
(3) 学会调整: 对自己充电五分钟,幸福两小时。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让自己能够获得满满的能量。
美食 锻炼 冥想瑜伽 听音乐 睡眠充足,偶尔打盹 原谅自己 学会感恩,写感谢卡
不要觉得现在带孩子是忍耐,过些日子就好了。因为这种想法虽然看似积极向上,但实际上却是逃避人生。人生是无数个今天的积累,由辛苦的三十天积累成的一个月,就是辛苦的一个月;由辛苦的十二个月积累而成的一年,就是辛苦的一年;由辛苦的每年积累而成的一生,只能是辛苦的一生。
人生是一种必然,教育也是一种必然。为了10年后的孩子和自己,现在的我们必须用行动做出改变。
微信公众号:Cissy育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