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主要分为一、二、三、四级。
一级:操作技能级
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图形图像软件、网络安全素质教育。
二级:程序设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级
科目:语言程序设计类(C、C++、Java、Visual Basic、Web、Python)、数据库程序设计类(Access、MySQL)、办公软件高级应用(MS Office 高级应用)共九个科目。
三级:工程师预备级
科目: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共五个科目。其中,“软件测试技术”科目自2018年3月起暂停考试。
四级:工程师级
科目: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五个考核项目。其中,“软件测试工程师”科目自2018年3月起暂停考试。
扩展资料
一级定位为满足人们在一般性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应用,重点是操作能力的考核。考核内容:一级MSOffice、一级WPSOffice、一级B。
一级科目中操作系统版为Windows2000,MSOffice版为Office2000,WPSOffice版为2003。取消一级科目的纸笔考试,完全采取上机考试形式。
二级定位为计算机程序员,可谓“计算机蓝领”。考核内容:根据应用性质和科目特点,将现有科目分成语言程序设计(C、C++、Java、VisualBasic)和数据库程序设计(VisualFoxpro、Access)两类。
二级所有科目的考试形式不变,仍包括笔试和上机考试两部分。二级各科目上机考试运行平台为:Access2000、、、、。
三级定位为“开发工程师”,重点在设计、管理、测试和技术。三级分为“PC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四个类别,主要考核对应类别的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的基本功能。
四级定位为“系统设计工程师和项目主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