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已经有点涉及个人生涯规划的问题了捏,说实话这样的问题,我也只能是提供一个参考,具体的权衡利弊和SWOT,也只能自己衡量了。
首先,从条件来看,如果要维持现有收入条件,当一个幼儿教师,其实不太可能。
哪怕你是AMI体系的教师,在国内也很难到年入30万的薪金。
我们简单的算一笔账。
如果你所在的园所学校足够高端,孩子的学费能够达到霸气的1W+每个月,按照这种高端园所的标配,24个孩子配2教一保结构(1:8比例,奢侈豪华版则是1:6),一个班你能有多少收入呢?满班24W一个月,假设咱去掉寒暑假3个月(实际上很多私立园所不会放寒暑假。。。),一年就是216W咯,再假设这个班全部收入都投入到成本维持里好了,人事成本按照30%计算,则有216*30%=,这下你就明了,你和你的搭档和你的生活保洁老师是要平分掉的人事成本。也就是说到你手上保底也就20W+每年起跳。
你会说这也挺不错啊?20W每年的收入也能满足了。有发现我前面所设想的这个案例有多么的理想化么?首先你要找个学费不能低的高端学校,1W+学费的学校大概也就北上广深这样的地方开得起这学费了。其次这个学校还不能很压榨老师工资,把所挣的钱全部投入到教室成本运营中去。再次你还得是班级满编制运作,不然除非学校就是大金主,否则不是砍你工资就是请你走人,薪水太高的老师臣妾用不起啊!!!!
所以基本上,除非你有这个机缘找到这样的高端学校,并且运作成熟(至少要有6年以上历史),声誉良好,然后人家还肯要你,不然当一个幼儿园教师真的是没办法达到你如今的收入水平的。(如果是月入30W+的话,题主我们做好朋友吧~)
但我前面也说了,有这么一条路是可以让你去实现幼儿教育这条道路的。不过这条道路那就不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了,而是一种创业行为。
么错,就是自己开幼儿园。
尤其是走AMI体系出来自己创学校开幼儿园。
还是上面的公式跟案例,你会发现如果以园长和资方的角度来算,资金富余空间就会要大的多。
还是以216W为例子计算,刨去人事成本30%,以及60%运营成本(包括设备折旧、营销投入、水电、房租等),我们取一个保守数据10%的利润,我们会发现什么呢?纯利润万,再加上你自己给自己发的工资,哪怕是只开一个班,你的收益也能到40W+了。
即便我们不取1W每月的极端学费,折个5000吧,省会城市比较正常的高端学校差不多也这个价位。
收益大抵上就是20W+了(你的薪水+收入),你是不可能不给自己发薪水的吧。
这只是一个班的数据。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案例,事实上这其中,你会要付出比当一个老师更多的心力与精神。
因为这毕竟是创业,尤其幼儿教育的领域里,你要面对更多的压力,来自家长的(客户关系)、来自政府的(公关)、甚至来自老师(团队建设)、来自自身经济和财务的把控。
不过话又说回来,哪个行业的创业是轻松的呢?
我们有很多同学也都是毕业后走上这条道路,自己开个小班自恰自怡。虽然蒙特梭利教学有一个教具相对昂贵的硬伤,不过一个AMI教师会很清楚在缺乏教具的情况下,可以做些什么弥补。
还有一件事情,办学毕竟不像卖快餐,题主最好做好亏损运营2年以上的准备,以3年内收支平衡为目标(甚至可能更长),学校只要品质良好,撑过了草创期就是常青树了。大多数学校都是草创期没把握好品质,最终要么从高端降中端,从中端降低端,去与公办园所竞争,把自己活活搞死;要么就是开始就是萝卜白菜大拍卖的疯狂扩张,各种没老师就开班,为了让现金流好看一些。。。
办学其实跟做产品还是很像的。好的产品才会有品牌,最后才会有客户。(似乎跟互联网思维不一样?)
如果你最终决定踏上这条路,那我会强烈建议,你先从AMI的培训开始,他们的培训可以给你最全面坚实的一个教学基础,这样你对于办学的品质至少会有一个基本的sense。
这写下去都成AMI软文了。。。
这只是基于题主收入现况下,我所提出的一个看法。
结论就是:如果能有机缘找到理想的高端学校,那么转行了收入也不会太差劲。如果愿意尝试自创园所的路线,那这也是一个可行的道路。
否则,无论如何,做一个幼儿教师,是达不到很高的收入水平的。
PS:其实在商言商。。。别觉得谈钱很功利,学校只有生存下来,才能继续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反过来也只有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学校才能生存下来。这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极致代表。而基于圈钱捞钱基础上的学校,一般活不了太久,孩子身上是可以看得到学校教育的成果的。。。从00年蒙氏潮至今,看了太多这种案例,有感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