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菏泽学院的大一的一名学生,在我去年报考志愿的时候我对大学的部分专业有所了解。另外还有不少同学走进了不同的学校,学习了不同的专业。本人是学习智能物联专业的。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 、物联网通信技术(45+18学时) 、RFID原理及应用(45+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27+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18学时)、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5+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15学时)、传感网与微操作系统(45+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开发(60+15学时) 、JAVA语言程序设计(30+15学时) 、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10学时)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 、RFID系统(30学时) 、物联网嵌人式系统开发(20+10学时)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36+10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40+10学时)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 、物联网通信技术(40+14学时) 、RFID与智能卡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14学时)、传感器网络及应用(40+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