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绿色交通联盟”六所高校之一,“特高压奖学金”院校之一。学校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原国家电力工业部)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于2003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截至2014年10月,学校占地312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全校藏书总量万册。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部),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另有城南学院本科生7500余人。有专任教师1969人,其中正高职称304人,副高职称695人。中文名:长沙理工大学英文名: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长沙理工(CSUST)创办时间:1956年(丙申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工科属性: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省部共建大学所属地区:湖南长沙现任校长:赖明勇知名校友:郑健龙,王耀中,胡绳木,陈奋健,胡金雄,庄尚标等主管部门:湖南省人民政府硕士点:125博士点:18博士后流动站:3校训:博学 力行 守正 拓新主要院系:交通学院,土建学院,电气学院等学校地址: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学校代码:10536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一单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一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分享历史沿革学校前身●长沙交通学院1956年1月,长沙交通学院前身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创立。“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停办,1971年学校恢复,更名为湖南省交通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长沙交通学院,成为直属交通部的一所本科院校。2000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长沙电力学院长沙电力学院前身为电力工业部1956年初筹建的长沙水力发电学校。历史沿革1983年,在省属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属电力部部属高校。1994年,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由电力部为主管理。1995年1月起,学院加入华中电力集团,实行部、电力集团共同领导,以电力集团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7月和2002年5月,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和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合并之后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成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4月,湖南省政府与国家交通运输部签署协议,共建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4月,长沙理工大学获准自主招生,成为湖南省属五所自主招生院校之一。2012年2月,长沙理工大学加入“绿色交通联盟”,成为联盟六所高校之一。2012年3月,长沙理工大学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6月,长沙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西部地方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4年5月,长沙理工大学选为17所由国家电网及其他19家电力行业企业和组织联合发起成立“特高压奖学基金”高校之一。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截至2014年10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部),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61个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