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三级指导手册核查干预措施执行情况健康管理师第一章健康监测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肥胖或超重)、血脂异常、血糖/血压/血尿酸偏高
血压在血管中流动的时候,作用在血管壁上的压力也就是血压,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数值,如果高于或是低于这个数值的时候,就说明血压升高或是降低了,需要及时的引起注意了,心输出量,还有血管的阻力都会影响到人的血压是否正常。血压对人体有很多的作用,如果血压过高或是过低,说明人体已经出现了异常,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改变了,这种现象一般都是由于一些外力干扰导致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持血压值,当现异常的时候也要及时的处理。那么,什么是血压?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时候,作用在血管壁上的压力就是血压,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的功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也会收回,血液还会慢慢的向前走,这时候血压会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血液在体内流动有赖于心脏和血压,血压会随着情绪、环境和膳食等波动,调控是必需的。当过于紧张或是运动后,血压也会太高。而一般人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90~60mmHg。 对血压造成影响的原因: 一、心输出量 1、心输出量简单来说即是心脏泵出的血量。它与心跳率和搏出量相关,搏出量是指每一次心房收缩时送出的血量,送出的血量愈多,心输出量则愈高。当心跳频率增加时,血输出量相应地增加,相反当心跳频率减低时,血输出量相应减低。 2、若血管阻力不变时,增加心输出量会增加血压,正如扭大水喉时,若不改变胶喉的直径,水压就会增加,但若血管阻力改变或减低,心脏输出量不一定改变血压。 二、血管的阻力 1、当血管阻力增加时,血压就会相应地提高。影响血管阻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血管长度,血流的黏稠度和血管的直径,其中的血管直径对血压的影响至为明显。 2、血管的长度与血管的阻力成直比,当血管的总长度增加一倍时,血管的阻力亦增加一倍,这说明肥胖的人为什么较易有高血压,脂肪有血管供应,当脂肪积聚时,血管的长度增加,这增加血管的阻力,从而提高血压。 3、血液的黏稠度亦影响血管的阻力,血液稀薄时,血液容易流动,血压较低;血流较黏稠时,血流流动较慢,血管阻力较高,因此亦会增加血压,可幸的是血液的黏稠度差异并不大,对血压的影响轻微。对周围血管阻力影响最大的莫如血管的直径。当血管的直径减低一半时,血管内的阻力和血压便会增加16倍,所以无论生理或病理的血压变动,多是由血管直径改变所引致的。
健康管理师可以测血压血糖,这都属干健康管理方面。
下面来说一下高血压的特点,有很多老年人会说你看我的收缩压它是挺高的,现在是在140以上,但是你看我的舒张压很低,可能才60多,70多,那这种情况属于高血压
血压的特点有。:A存在个体差异B有季节波动性C有时间波动性D有地区差异E有年龄差异。
高血压管理的常见形式(1)门诊随访管理:可利用高血压门诊,患者就诊时开展患者管理。(2)个体随访管理:可满足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期去医院就诊的患者的需要。可通过设点或上门服务开展患者管理。(3)群体随访管理:可满足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期去医院就诊的患者的需要。可通过设立高血压俱乐部或高血压管理学校等形式开展患者群体管理。(4)电话随访和网络随访:通过建立电话随访中心进行电话随访。对中青年高血压人群进行网络随访。高血压管理的主要内容(1)血压动态情况:患者对血压进行定期自我监测和记录,或医师为患者测量和记录血压值,分析和评价最近压控制情况。(2)健康行为改变:记录现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及行为的改变曲线,并针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制订改善计划。(3)药物治疗:患者就诊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督促其坚持用药;对于效果不佳的患者,督促其到综合医院调整治疗方案。(4)督促定期检查:根据高血压分级管理要求,督促患者定期去医院做心、肾功能检查和眼底检查。出现靶器官损害可疑情况时,应及时督促患者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以上就是关于高血压管理的常见形式与主要内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正在备考的考生有所帮助,更多考试资料、备考技巧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你好可以的,健康管理人员都是可以用的
当官健康管理师可以测血压血糖啊,像这种的现在药店很多都可以帮忙测量。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如下:高纳、低钾膳食。体重超重和肥胖: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的2—3倍,具有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高血压及糖尿病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者患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5倍。饮酒: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g酒精,约合360g啤酒,或100g葡萄酒,或30g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5mmHg与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他危险因素(遗传、性别、年龄、工作压力、心理因素、高脂血症等)高血压分级管理:依照高血压分级标准开展相应管理。1、风险一级(1)管理对象: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属于低危的高血压患者。(2)管理要求:至少每3个月随访1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的健康教育处方。当单纯非药物治疗6-12个月效果不佳时,增加药物治疗。2、风险二级(1)管理对象: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属于中危的高血压患者。(2)管理要求:至少每2个月随访1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的健康教育处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当单纯非药物治疗3~6个月效果不佳时,增加药物治疗,并评价药物治疗效果。3、风险三级(1)管理对象:高血压3级或合并3个以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或并存临床情况。按照危险分层属于高危和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2)管理要求:至少每个月随访1次,及时发现高血压危象,了解血压控制水平,加强规范降压治疗,强调按时服药,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患者提出靶器官损害的预警与评价,督促患者到医院进步治疗。以上就是关于健康管理师备考资料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119 浏览 回答
180 浏览 回答
242 浏览 回答
290 浏览 回答
174 浏览 回答
267 浏览 回答
177 浏览 回答
253 浏览 回答
224 浏览 回答
118 浏览
155 浏览
121 浏览
99 浏览
34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