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六,郴州三中党委书记。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杨丽芳 邓亚林 戴书明 赵波 邓仁刚 郴州报道
刘继六太忙了。
七点钟他到达学校,视察了校园。 随后,他将参加上午的文明创建考察。 刘继六没有午休,他告诉同事们,如果有工作要做,中午随时可以来找他。 下午两点,依然是校园最安静的时候。 刘继六坐在办公室里,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 一个电话意味着有工作要做。
刘继六与记者聊了14分钟后,学校召开了一场专题会议,话题众多,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晚上九点,刘继六才回到办公室休息。 校考管理的电话又进来了。 他说话的声音清脆,同事们听上去并不觉得疲倦。
刘继六现任郴州三中(以下简称“三中”)党委书记。 这种忙碌的样子就是他的日常。
今年春天,他回到三中,担任三中的舵手。 他怀着一如既往的热忱初心,视校园为家,视师生为亲人,用教育的“温柔”回馈师生,用家长的温暖管理校园,让三中充满温暖。
成长之路:童年的“温柔”
教育刘继六的意义在于改变他命运的温暖。 童年接受的教育给了他成长的温柔,也给了他第一次接触世界的能量。 成为一名教师后,他感受到了教育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刘继六的家乡在郴州贵阳的大山深处。 他在村里读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 乡村小学的老师住在校园里。 每到吃饭时间,教师宿舍里都摆满了美味佳肴。 当学生们在校园里闲逛时,老师们向他们招手,请他们一起吃饭。 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让刘继六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好,感受到了老师的善意。 从此,当老师的种子就在他心里种下了。
1998年,刘继六大学毕业回到母校贵阳一中,担任英语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让他从内到外都变得丰富起来。 当学生取得进步、思想发生积极变化时,他们会感到一种特殊的成就感。 刘继六还记得他教的第一堂学生课。 有一个叫廖的学生,是别人眼中的“眼中钉”。 廖同学出身于良好的家庭,沉迷于古惑仔的世界。 刘继六与他交谈,陪伴他,引导他积极向上。
有一次,挥霍惯了的廖同学急需用钱,却不敢告诉家人。 刘继六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廖先生填补了这个空缺。 后来廖家出了事,刘继六对他比以前更加关心了。 现在,这位廖同学很有出息,每年都会去看望刘继六。
后来,刘吉读了六年级,到郴州市教书,然后从教学第一线转到管理岗位,并担任多所学校的领导。 教育对他来说是改变他命运的温柔,也是他回馈社会的初心。
校园爱情:管理的“温度”
刘继六与“六”有缘,曾在郴州六所学校工作过。 由此,他熟悉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规则和管理方法。 如果梳理一下郴州市近年来的教育史,刘继六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刘继六一贯的教育理念是温暖管理,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父母当作亲人,让教师有成就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让学校像家一样温馨。
2015年,郴州第十九中学成立,刘继六担任第一任校长。 当时,郴州市第十九中学正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还有很多黄土田等待开发。
“用心经营,默默付出;因为有爱,你就不会觉得累。” 他的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刘继六像新生婴儿一样精心呵护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校园文化设计……学校逐渐完善、壮大。 如今,郴州十九中已从当时仅有400余名学生的“迷你”学校发展成为一所拥有6000余名学生的超级学校。
后来,刘继六从郴州十九中调来,成为北湖实验学校的掌舵人。 该校现已成为郴州特色教育的名片、基础教育的窗口……
提到刘继六,全校师生多次称他是“绝望的人”。 他越热爱,就越努力,离自己热爱的事业越近,能休息的时间就越少。 这就是他20多年来的求学经历。
教育心:教育的“温暖”
刘吉刘与三中有着深厚的渊源。 2011年,郴州市三所学校并入新的郴州市第三中学。 刘继六任第一常务副校长,分管教务、后勤、德育工作。 在他任职期间,三中在郴州市高考理科科目中排名第一。
今年春天,刘继六雄心勃勃地回到三中,担任新任党委书记。 进进出出,一进一出,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如今的三中已不再是当年的三中了。 刘继六重组三中脉络,继续用温暖滋养三中师生。
他着眼大局,重新描绘了三中的发展蓝图。 他秉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引领三中新方向。
他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润物细无声。 他开启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每天从7点工作到11点。 早读、课间练习、晚自习、睡前检查,匆匆的脚步都伴随着他的关心; 巡课、听课、考试、分析会,所有的警告都蕴含着他的希望。
高一新生黄晓对今年3月7日雷锋纪念日举行的清洁活动印象深刻。 从教学楼到综合楼,从操场到山岗,从食堂到宿舍,三中师生们一起撸起袖子,对校园进行了彻底的清洁。 那天,黄晓扫树叶的时候,看到刘继流也参与了大扫除。 这是一种身教,也是融入到学生共同的工作中。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刘继六更喜欢“聚势”、“练内功”,而不是“请进来”、“走出去”,挖掘三中学生的自我力量,造就名师。在学校。 他计划每周请学校的优秀老师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
几个多月过去了,三中已焕然一新。
刘继六将继续走在教育的道路上,带着他对教育的理解,用育人的冷静,继续守护教育的温暖。